闽南文化系列探索:“胡人骑狮”及其它
2023-06-18 10:58:13 鹭客社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

漳州郭坑景良楼的胡人骑狮(林鸿东拍摄)

在闽南文化的纹饰类型中,代表祈福的,主要有两种,一为蝙蝠纹,二为胡人纹。蝙蝠纹常见,胡人纹少见。胡人纹多以胡人骑兽(狮、象、牛等)、胡人献宝或“福禄寿”的形象出现,其中,胡人骑狮最为普遍。

胡人与狮的组合,除了骑狮,还有牵狮、戏狮、驯狮------,无论何种组合法,均寓意为 祈福 与镇煞。在闽南地区,随着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明清时期的胡人形象渐渐演变成洋人、番人,但在民俗意义上,仍可通称为胡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狮子则是兼具着王权与神权光环的兽王。 据学者研究,狮子是古埃及王权的象征,胡人骑狮造型早就出现在古埃及的护身符,体现为法老站在狮背上。类似的造形还出现在两河流域与印度,如两河流域骑狮的娜娜女神与印度骑狮的杜尔迦女神。在佛教的初期阶段,狮子是佛陀的象征,故佛陀讲法有“狮子吼”的比喻。佛教寺庙常见的 文殊 菩萨,其 坐 骑正 是狮子。也就是说,胡人(往往是神仙、帝王)骑狮的纹饰在北非、西亚、印度等地的古代文明中,有其源头。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各国陆续开始将狮子进贡中国。这一过程与佛教传进中国的时间极为接近。 据学者林移刚研究,东汉时期,月氏,安息(伊朗)、疏勒(新疆喀什一带)三国贡狮,其中安息国献了两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胡人向中原贡狮习惯继续。 宋元时期,据正史记载分别有四次贡狮。 这里要强调的是明朝。 明朝是贡狮次数最多的朝代,特别是在成化、弘治期间,有记载的竟有七次。 15世纪开始,由于中亚大陆气候日趋干旱,狮子数量剧减。 清代康熙十七年,葡萄牙最后一次贡狮。自此,长达一千多年的贡狮历史落上帷幕。

从一些文物资料上看, 魏晋时期,中原胡人骑狮像开始出现在一些铜器与瓷器上,如 山东省临沂市 洗砚池晋墓出土的胡人骑狮青瓷器。宋代开始出现一种由胡人与狮子组成的纹饰,叫狮蛮腰带,其中,胡人骑狮便是其中最为常见的造型。在 陕西,一直都 保存着不少古代(明清居多)的胡人骑狮拴马柱。 据此可以得悉,胡人骑狮造型从魏晋开始渐渐流行,至明清依然 习见。

龟山殿(林鸿东摄)

龟山殿(林鸿东摄)

龟山殿“胡人骑狮”(林鸿东摄)

龟山殿胡人骑狮(林鸿东摄)

以胡人骑狮为主要呈现形式的胡人纹饰是 闽南一种特殊的民俗纹饰。

2020年7月5日,我在漳州角美台商投资区的东山村采风时,偶然到龟山殿(有说是始建于元末明初)一行。在龟山殿凹寿墙上,意外看到了两件胡人骑狮石刻浮雕。此两件胡人骑狮像中的胡人有主有仆,已经不是传统的西域胡人像,而是欧洲洋人像,这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外交流的新背景。

正一宫胡人驯象(庄国庆摄)

正一宫胡 人驯狮(庄国庆摄)

无独有偶,距龟山殿30多公里的厦门市同安区大同镇正一宫亦发现有类似的两件浮雕。正一宫,又名玄坛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浮雕中的胡人服饰与龟山殿极为相似,都是献宝主题,不同的是:龟山殿是骑,正一宫是驯;龟山殿是双狮,正一宫是一狮一象。由于类似的“西洋人雕像”在厦门极为罕见,同安学者陈金城老师盛赞此两件浮雕为“同安地区无价之宝”,颜立水老师则指出,“作为传统道教的宫庙,以洋人形象装饰中国传统宫庙的做法,在厦门还是首次发现”。同安文物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同安辖区内的宫庙中,仅正一宫尚有保存西洋人物浮雕”。

昭应宫(林鸿东摄)

昭应庙胡人骑狮 石雕 (林鸿东摄)

昭应庙胡人骑牛 石雕 (林鸿东摄)

昭应庙胡人骑象 石雕 (林鸿东摄)

昭应庙胡人骑狮(林鸿东摄)

有意思的是,2020年12月,我在同安丙洲始建于明代的昭应宫一下子发现了四件胡人骑兽,其中,两件“胡人骑狮\"、一件“胡人骑象”、一件“胡人骑牛”。这次发现,是续正一宫之后,“胡人骑狮”、“胡人骑象”的“厦门的第二次发现”(“胡人骑牛”是首次发现),推翻了前述“仅正一宫尚有”的说法。 昭应宫 的胡人骑兽像,同样有胡人献宝像的特征。

景良 楼 胡人骑象(林鸿东摄)

2022年2月13日,根据漳州摄影人郭俊山提供的线索,我在郭坑村景良楼(似乎为清代建筑)的抱鼓石上见到了两件胡人骑兽像,一件为骑狮,一件为骑兽,主题同样有献宝之意。2022年5月,龙海的徐俊雄在角美镇锦宅村龙鹫堂亦找到两件胡人骑狮像。

龙鹫堂 胡人骑狮(徐俊雄摄)

龙鹫堂 胡人骑狮(徐俊雄摄)

我相信,只要耐心找下去,一定还会发现。

以上发现的闽南胡人骑兽像或称胡人献宝像的共同特点是: 一、主要都出现于明清时期;二、都位于九龙江口的码头地带;三、浮雕中的胡人大多是西欧人特征;四、主要呈现方式皆为石雕。

这就是闽南文化中的胡人纹饰的独特之处。

胡人纹饰也有不骑兽与献宝的。早在2010年,厦门一报社便曾报道了同安旧影剧院旁的“王纯开妻陈氏”节孝石牌坊上有一个洋人形象。报道中称此“洋人石”在厦门传统的节孝石牌坊上还是首次出现。“王纯开妻陈氏”节孝石牌坊建于1807年(清代)。2017年的一篇漳州新闻也同样报道了类似的事,如建于1707年(清代)位于新华东路岳口街道的“勇壮简易”石牌坊,同样发现类似的“洋人石雕”(至少有两件)。2021年4月23日,我在漳州市龙海区石码镇始建于光绪年间的杨氏大夫第墙壁上,亦发现了民居墙壁上的“洋人石雕”。之后,我在厦门岛内的林云梯故居与卢厝同样发现类似的“洋人石雕”。三座古厝的“洋人石雕”极为相似: 从左到右依序为叉腰的洋人、背婴曳娃身着草裙的番婆、持杖老者。个中有着约定俗成的相似的民俗寓意。经过认真的思索, 我研判此三者其实就是归侨版的“福禄寿”,一种流传在归侨内部的中西合璧版的新型“福禄寿” 。 洋人为“福”;持杖老者为“寿”; 背婴曳娃身着草裙的番婆为”禄“ 。

总而言之,明清时期,厦漳包括宫庙、牌坊、民居在内的建筑装饰中陆续出现了一些以胡人骑狮为主体的胡人石雕(洋人石雕)!这些胡人石雕其实就是闽南地区海丝文化的珍贵遗存。

石码杨氏大夫第洋人雕像(摄影:林鸿东)

杨氏大夫第的洋人雕像(摄影:林鸿东)

厦门厦港卢厝的洋人与番婆石雕 (摄影:林鸿东) 厦门前埔林云梯故居的洋人与番婆石雕 (摄影:林鸿东)

LOOKERS 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