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人歌 (无名氏·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3、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4、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5、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知不知? 《越人歌》,最初见于古诗十九首,相传是中国最早的译诗。
6、 据说当年楚国的鄂君子泛舟河中,打桨的越女爱慕他,用越语唱了这首歌,鄂君请人用楚语译出,就是今天我们在辗转相传的年代看到的:"今夕何夕兮,中搴洲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羞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7、"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木尚有知(枝),而君心尚不如木枝(知)。
8、又——"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9、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10、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1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2、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3、今夕何夕兮,得见君子。
14、今夕何夕兮,得见君子。
15、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6、”这首越人歌,据西汉刘向《说苑·奉使篇》记载,公元前 528年,春秋时代,楚国令尹鄂君子皙举行舟游盛会,百官缙绅,冠盖如云。
17、在盛会上,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
18、一位懂得楚语的越人给子皙翻译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19、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20、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21、山中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2、”即此一例,可见早在春秋时代已有翻译。
23、以上是华夏民族与外族交往时的翻译问题,至于华夏各国间交往,我想却未必需要翻译。
24、因为各国语言虽然差别很大(现在汉族各地方言差别仍然很大), 但上层社会的人必然都通"雅言"(论语对雅言亦有记载),他们交谈时大概是说雅言,而不是用本国的方言。
25、至于一般的百姓,虽然不懂雅言。
26、但跨国的交往情况不会多。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